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天水老翁耗时多年编著暮年《三部曲》探究天水文化(图)
(2018/6/27 8:08:46)  来源:365娱乐场下载  打印本页

  6月10日,由天水文史工作者王耀先生耗时5年编著的《丝路游记.天水》一书正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编《丝绸之路》《羲里娲乡》《龙源筑梦》《民国埜史》四卷,总约180余万字。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博士生导师雷达先生生前曾审阅该书,并欣然受邀作了题为《状绘龙城沧桑  探究精神生态》的前序。 

  耗时多年编著暮年《三部曲》,耄耋老翁只为探究天水文化之深!

  1、新书面世  老人如释重负

  6月10日,对于天水八旬老人王耀老先生来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喜庆日子。一遍遍抚摸着墨香盈溢的新书,老人有些许激动,些许感怀。十几平米的书房里,一面支床,三面“书墙”。床头边,厚厚的几摞样书和装订成册的一本本书稿,整齐的码放在一旁。眼前这一切,默默见证了《丝路游记.天水》由书稿变成新书的不易过程。
  在文字堆里字斟句酌的日子是枯燥的,执着于伏案躬耕,退休后的20年间,王耀屡屡有新书出版。2013年正月,由他编著的《天水人文》面世不久,时年已迈入75岁门槛的他又开始着手查阅史料,着力于下一本书籍的文本修改和增补工作。
  “天水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在历史演变进程中的沧桑巨变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物、文化、社会、生活、 民俗等方面形态,是这本书关注的要点。”老人说。该书编著之初的3年时间里,书名暂起为《龙城大观》,集编上、中、下三卷,约150万字。当时,著名军旅作家毛选选先生为该书写了“八千青史龙城地,三卷大观赤子心”的大字联语。之后两年,又反反复复删补精编了三五遍,并将书名正式改为《丝路游记.天水》。
  该书收载人文史地资料374篇,收编诗词歌赋对联576篇(首),珍贵老照片100余幅,以全景式的排序和架构,全方位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天水穿越八千年以来的人文历史时空,细品以人入胜、耐人寻味。

  2、掘宝撷珍  探究文化之深

  对于从事教育工作大半辈子的王耀先生说,学生写作文司空见惯。当孩子们写有关天水文化方面的作文时,使用频率颇高的一句话大多会是“天水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之类,笼而统之。但如若让稍稍拓展一下,讲讲文化之深具体深在哪儿?能客观准确回答上来且略有一番研究的孩子却寥寥无几。
  天水文化之根源、底蕴之深厚,具体根在哪里?深在哪里?正是他编著这套文化丛书的原生情结所在。他说,1987年,武山县鸳鸯镇狼牙屲遗址出土了旧石器时代武山人头骨化石;1978年秦安县大地湾出土仰韶文化中期人头形器彩陶瓶;1957年甘谷县西坪乡出土仰韶晚期人面鱼纹彩陶瓶等等,这些文化遗址的被发现,印证了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古文化传承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原生态的区域之一。
  王耀说,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图》标明,“上邽城池”就在今天水古城,天水上邽、冀县距今已有2706年建县史且“华夏第一县”遗址尚存,在全国独一无二。在古丝绸之路上,天水涌现出的天水名将。西汉时期,从上邽城中走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段会宗,曾四次出使西域,联络西域诸国达成通商联盟,系西域早期开疆拓土第一人。除此之外,丝绸之路上天水人创建的行业行规和《智商秘笈》,曾在天水历史上产生过极大的政治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养活了当地世代城乡生民。时至今日,有好些工艺至今被广为传承和弘扬,部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上种种,《丝路游记.天水》一书中,均做了深度阐述。

  3、编著心路  点亮暮年生活

  略显逼仄的小屋里,四处弥漫着淡淡书香。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6年授予他的“书香之家”的铜牌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谈起这些年执着编著工作的初衷,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坦露了暮年编撰《三部曲》的心路历程。
  光阴荏苒,1992年,时年56岁的王耀从教育岗位上退休。1995年5月,他受聘担任天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会员委员和编辑部编辑工作,曾参编出版天水市首部《天水名人》大型史书。1998年底,当他结束这份工作后,遂转身投入天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当中,且一发不可收拾。
  从1998年至今的20年间,他全身心致力于当地民俗文化、文史述评、民间曲艺鉴赏推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期间阶作并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小曲等800多篇(首)。与此同时,他先后编著出版了《南郭寺艺文录》《才女苏惠》《明礼部尚书门克新》等图书16本,其中《秦州春秋》《天水人文》,以及刚刚出版的《丝绸之路.天水》则被他称为自己的暮年《三部曲》。
  王耀说,为了一座城或者说为了这座城古老而又悠久的文化宝藏,奉献自己的一切,是许多从事地域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者的毕生追求。20年间,自己虽说由青丝盛年变成耄耋老翁,但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丝毫未减,他将继续为伏羲文化,为返璞归真的秦声流韵,为丝路明珠的更加璀璨,为陇原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继续努力。 

  对话王耀

  1、记者:收集史料编撰书籍,期间支撑您逐字逐句多番修订的精神力量是什么?
  王耀先生:就这套书而言,整整花费了5年多时间,期间几易其稿。2016年7月中旬,书稿电子版发送至中国文史出版社。经过半年审稿,出版社于同年年底下发了出版号。在此过程中,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博士生导师雷达先生生前审阅该书后欣然作序的同时,还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让我裨益良多。 与此同时,著名军旅作家、散文家、原兰州军区政治部创研室主任杨闻宇先生以及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也用题跋、写序或题词等多种形式,给予这套书特别关注和大力支持。来自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厚望和公允评价,给了我精神上莫大的鼓励,这些都是支撑我在编辑过程中力争精益求精的无形力量。

  2、记者:20年间克服了哪些困难?直至耄耋之年仍执着挖掘整理有关当地地域文化类书籍的初衷是什么?
  谈起编书过程中的困难,我感觉最吃力的是人老了没学会电脑打字,所有文字都需要我一字一句用笔写下来,校一遍抄一遍,直至自己确信没有差错时再拿去打印店,这个反反复复书写、打印、拷贝的过程较为煎熬。至于我热衷编书的初衷,著名军旅作家、散文家、原兰州军区政治部创研室主任杨闻宇先生为《丝绸之路。天水》所作的序言中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王耀先生耗时多年呕心沥血辑成的这些作品,是寥廓天幕上不会轻易熄灭的星辰。”说白了,这些年我前前后后编了总计800余万字的书,没有一本是脱离开天水地域文化的。这些文化遗珍犹如散落在民间的一颗颗珍珠,而我所做的,只是将它们一颗颗串起来。有生之年能有幸将散落的本土文化集辑成册,是我人生一大幸事。
  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博士生导师雷达先生生前曾审阅该书,并在序言中写道:“书稿送来,我不禁抚卷感慨,心绪难平。古往今来,大凡在学术上有建树的人,都必然受到华夏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滋润。思想境界升华,也无不印记着先哲的教诲与启迪。王耀先生就是这种苦乐相伴,始终保持勃发向上写作姿态的人。” (文、图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王兰芳 )

摄影相关图片
大美“滩歌”惊艳亮相(组图) 龙台油菜花海旅游观光活动(图) 武山油菜花田开启看“海”模式(图 清水汤峪温泉欢迎你(图) 原来,你是这样的秦州姑娘!(图) 大美天水,你有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烟铺樱桃花海赏花节盛大开幕(图) 千人畅游烟铺樱桃花海(组图) 烟铺樱桃花儿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