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365娱乐场下载带你见证“灯影子”如何唱成大戏!(图)
(2017/4/12 11:03:31)  来源:365娱乐场下载  打印本页

365娱乐场下载带你见证“灯影子”如何唱成大戏!

(演出)

  一百多年前,电影在美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一种最古老的“电影”已经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演,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它就是皮影戏。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演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借助皮影道具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也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表演皮影戏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演出)

  在天水,以前村里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每当夜幕降临,皮影戏班子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到村口支好棚子准备演出,戏还没开始,村里的老老少少就提着小板凳占据好了戏场中间的最佳位置,相互谈论着即将开演的戏名,演员的唱功,顺便趁此机会拉拉家常。小孩子跟在戏班后面一窝蜂似的吵着闹着,东跑西蹿,那种高兴劲比过年还兴奋。等到皮影戏正式开始,白色幕布上打着明亮温暖的米黄色灯光,艺人们十指灵动翻飞,像变魔术似的用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讲故事。对天水人来说,皮影戏是儿时天真烂漫的回忆,也是心里一抹温暖隽永的乡愁。3月31日,在麦积区委宣传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365娱乐场下载走进位于麦积区麦积镇贾河村的甘肃尚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亲眼见证“灯影子”是如何唱成大戏的。

(皮影)

  甘肃尚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麦积区麦积镇贾河村,我们到达时,霍仲吉、霍义龙两位老艺人正在工作室里制作皮影,他们身后摆放着一个博古架,里面展示着他们珍藏多年的皮影。虽然经过了近半个世纪,但这些精雕细刻的皮影依然颜色艳丽,线条繁复,彩墨漫染,每个人物都性格鲜明、活灵活现。霍仲吉是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皮影戏制作45年,具有丰富的皮影戏制作经验,他告诉我们,这些皮影人物,最大的50多厘米,小的也有30多厘米,每一件皮影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看着这些家珍,霍仲吉满眼慈爱。

(演出)

  “我俩都是琥珀镇霍家川人,一起从事皮影工作快五十年了,我主要制作皮影,他进行皮影戏表演。”霍仲吉向我们介绍着他身边的老搭档霍义龙,“以前每当农闲的时候,我们就跟着家里的大人给村民们演皮影戏。一到晚上,两只白灯在两米长、一米多宽的幕布后面一照,鼓乐一奏,好戏就开始了,看皮影戏是我童年最快乐的事。”霍仲吉说着,开始给我们展示他制作皮影的过程。

 (做皮影首先要制皮,以前我们都将牛皮放在烂泥里,阴置十天左右去毛,现在是放在20℃的水里泡一个月,接着将牛皮上没剥净的肉和毛拿刀刮干净,再削成一小块钉在墙上或木板上绷紧晾干,最后制好的皮子平整净亮,呈半透明色。”)

(样谱)

(镂雕)

(镂雕)

(镂雕)

(镂雕)

 

  秦州皮影的雕镂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泡制、刮毛、去脂、磨、刻、染、熨、缀等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做皮影首先要制皮,以前我们都将牛皮放在烂泥里,阴置十天左右去毛,现在是放在20℃的水里泡一个月,接着将牛皮上没剥净的肉和毛拿刀刮干净,再削成一小块钉在墙上或木板上绷紧晾干,最后制好的皮子平整净亮,呈半透明色。”皮影戏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霍仲吉拿出一块制好的牛皮,用刻刀照着样谱将图案的轮廓和纹样描绘在底下的皮面上。“皮影集中了剪纸、年画、窗花、雕刻等多种手工艺术手法,以镂雕为主,结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刀凿并用完成。在装饰纹样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有雾花、鱼鳞、星眼、梅花、松针等,充分折射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志趣。”霍仲吉一边对牛皮进行平面雕镂,一边告诉我们,秦州皮影运用独特的阴雕阳镂、明暗相辅的手法,能精雕细琢出气势恢宏的宫殿庙宇、玲珑剔透的人物形象以及精致巧妙的花木怪石,皮影的图案设计也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帝王的皇冠龙服,高官的乌纱蟒袍,后妃的凤冠霞披,宫娥的彩袖垂裙,大家闺秀的雍华娇贵,小家碧玉的弓鞋翠簪,平民百姓的布衣麻衫,纨绔子弟的绫罗彩缎……霍仲吉用一把小小的雕刀,将各种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刻画的惟妙惟肖。

(上色)

(上色)

(上色)

(上色)

(上色)

(上色)

  皮影刻好后,就该上色了。“影人的上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多以大红大绿为主作强烈对比,着色后的影人绚丽谐调,栩栩如生。”霍仲吉说,给皮影上色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的中国画颜料,用此颜料画出来的皮影人物及道具投影到布幕上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霍仲吉手下的皮影,女性角色多妖媚秀丽,男性角色多豹头虎目,举手投足间无不惟妙惟肖,精致讨巧。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多变,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小部件。皮影人手握的部分插在竹竿或高粱杆里,人物的各个关节用线连接,可以灵巧活动,皮影人物的举手投足全靠线的牵动。不到半分钟,霍仲吉和霍义龙就组装出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握长枪的武将,霍义龙操纵着皮影,长枪不停地向前刺去,准备为我们表演皮影戏。

  霍义龙告诉我们,他们的皮影戏班不大,五六个人一个班子,演员大多都是男性,班主都是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艺人。演戏的行头和道具很简单,最多两只小箱子就可全部装下,箱子里包括表演时用的唢呐、二胡、梆子、扬琴、锣鼓等乐器,两根木棍撑起一张白纱布,就是演戏时的屏幕,一盏昏黄的灯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这样皮影戏的舞台就搭好了。俗话说“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就是皮影戏最真的写照。

  演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评定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这些技巧都是艺人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演艺苦练而成的。“在演出皮影戏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配唱兼顾的本领,我们戏班的艺人演皮影时常常要同时操耍三四个影人。”霍义龙说着,开始为我们表演皮影戏。随着锣鼓齐响,整个工作室瞬间安静下来,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有些发黄的幕布。不一会儿,伴着霍义龙沧桑而铿锵的唱腔,幕布上出现两只活灵活现的影人,配着乐器的演奏,一举一动恰到好处,高呼低喝形声暗合,真是“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演出)

  古书里这样描绘皮影戏: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传统剪纸、窗花、工艺美术等民间艺术和地方戏曲、口技等表演精髓的融合,生动还原了一个个民间故事,造就了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它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也融聚着千百年来的民间智慧,堪称集万物于一体,演普天下之一绝。虽然皮影戏历史悠久,但在今天,这门艺术的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在经济压力和社会潮流的冲击下,很多皮影艺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然而,也有不少人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皮影戏发展的可能性,霍向荣就是其中一位。作为甘肃尚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正在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皮影艺术扎根生活,地域性特点突出,表现的内容宏大博杂,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学成,所以现在对皮影感兴趣的人很多,但真正想学的人却极少。不管在艺术创作还是经营理念上,我们公司都保持了一个开放的心态,一直坚持对秦州皮影的发掘、整理、传承和创新。”霍向荣说,“我觉得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当下找到皮影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商业之路,在找路的过程中,我们不会放弃任何的可能性。”这一年来,霍向荣一边做皮影的推广工作,一边到各省市开展民间调研,希望能够学习挖掘更多的优秀传统技艺。

  “总有一些朴素古老的文化值得被守护和传承。”临别的时候,霍仲吉笑着对我们说。只要还能行动,他和霍义龙必将时常相约在皮影工作室,一人雕镂皮影,一人幕后作戏,众人便能在生命的余光里,笑看朝野异史、风云无数。

秦州皮影戏

  在古城秦州,皮影因其材料多用牛皮制作,故秦州皮影戏又被称为“牛皮灯影子戏”。据相关史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汉,兴于明,繁荣于清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是秦文化的起源地,据专家考证,秦州皮影戏形成于秦时期,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唱词和唱腔主要以秦腔为主。因此,以秦腔为主调,皮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天水民间艺术,便在秦州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基。 

  秦州皮影戏大约在明清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的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制作时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待牛皮煮熟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后即可制作。制作时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看上去整体效果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在有些地方也有用硬纸片制作的皮影,但那种皮影挑动不太灵活,而且保存时间不常,几年下来着色容易脱落,浸水容易腐蚀变形,在箱子中收拾不当还容易弄断压皱。因此,秦州早期的材料多数是用牛皮制作,偶尔也用驴皮、羊皮做的,但质量都没有牛皮的坚韧、耐用。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则关于皮影戏幕后整理存箱的流传:说是皮影戏晚上演完后,有时因为演出时间紧,皮影的四肢可以整体存放,但是头部必须单独拆下来,不然这些皮影们晚上会在戏箱子里面闹腾,搞得大家都不能正常的休息。

  皮影戏的表演一般是在晚上进行(也有在白天表演的,但其效果就没有晚上那么逼真),台子的搭建相对比较简单,通常是用木头或钢管固定成“井”字形,上面铺上木板,顶部盖上棚布,表演时在台子前方绑上一片不到3平方米的白布或纱布,用灯光照射用牛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只有6平方米大小的后台,一般只需二三个演员操纵皮影,其他几名演员除了各自手里的乐器外,还要照顾到一边放着的锣或镲,时而还要在声响的配合下,和着挑动皮影的艺人按照不同的角色,装扮成生旦净丑的腔调唱着秦腔。说起皮影,后台看到的皮影颜色暗淡,被夹在一个个大布面夹子里,或者挂在绳子上,演员则根据剧情随时取下来舞动,然而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显现出来的人物、房屋、用具颜色却异常明艳。虽然如此,可观众对幕后的兴趣非常的大,整个表演过程中,不断有人掀起后台的围帘探头探脑往里看,特别是小孩子,看皮影戏的表演,大多是冲着幕后这个神秘的地方而来。

  皮影戏的唱词唱腔主要是以秦腔戏文(折子戏)为主,但唱法略有不同,戏文有暗示人们生活中要从善做人,不要做伤天害理的坏事,不然死后要受到阴间种种惩罚的剧目《游十殿》;有歌颂美满幸福的爱情剧目《花亭相会》;还有大人小孩子爱看的古典打斗剧目《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封神榜》中的“黄河阵”等。有的班子在刚开场时,还采用民间曲子、秧歌中“极兴”的腔调,有时还带有搞笑、娱乐的情节。如在城郊周边流传一个笑话:说是某村请了一家戏班子,晚上演出前戏子被派到村民家吃饭,有户人家怕戏子过年太油的东西吃腻了,为了表达热情,就特意漏了一顿锅鲰(面鱼),谁知戏子没理会对这户人家的意思,晚饭没吃饱,便在皮影开始的对白中唱到:“来到了xx的xx村,锅鲰漏了几盆盆……”等等,结果惹得双方都不高兴。这里引用,只是说明皮影戏中的“极兴”表达形式,没有半点褒贬意思。

  秦州皮影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天水特别盛行,大凡庙会和节庆期间,在南乡和城郊区域一带,各村都要请最好的皮影戏班来唱几天,一来是图个热闹喜气,二来也是展示自己村子经济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九十年代的秦州农村经济还不太富裕,逢年过节、庙会期间能够请得起大秦腔班子的乡镇不多,而皮影戏以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表现手法和经济实惠的表演酬劳,赢得了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接受和欢迎。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五月五“端阳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皮影戏便在这里成了重头戏。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全村都沉浸在一种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此时,男女老少都提着凳子早早的占好位置,只等待皮影戏开演的锣鼓声。正所谓是“你村唱罢转我村,一村唱完走邻村”,皮影班子往往是忙个不亦乐乎,如若哪个村的会长宴请动作稍微迟缓一点,戏班子来村时间紧,错过了好日子,这个村也就只好等来年早早下帖了。 

  皮影戏的表演是一种双重的艺术,一方面它需要表演者要有娴熟的动作技术和灵活自如的形体分解,需要按照剧情的发展和乐器的节奏来恰如其分地达到表演的目的。另一方面,表演者需要有深厚的秦腔功底,皮影戏的表演好不好,主要是要看挑动皮影者的表演动作好不好,秦腔的调子响不响,能不能让欣赏皮影戏的观众,真正感受到皮影艺术带给他们生活的乐趣和精神享受。一种文化形式是和一种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中国的大多数民间艺术形式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当各地都奔着更发达的生活方式前进时,注定要使非物质的、没有现实的使用价值的艺术陷入困境。

摄影相关图片
聚焦即将消失的乡村记忆(图) 烟铺樱桃花开朵朵(图) 清水烩牛肉(图) 伯阳镇“十里桃花”(图) 天水有个“杏花村”(图) 清水扁食(图) 天水白娃娃王姜乐被(图) 木雕(图) 双玉兰堂的千年玉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