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天空
——评徐云峰作品集《云在天上飞》
●唐 宏

云峰的作品集《云在天上飞》出版了。出版前,我就想着写一篇很美的评论性文章的。
在我心里,写云峰文章的评论是得心应手的事。作为高中同学,由于秉性相互欣赏,又都来自农村,很自然地走在一起。到参加工作,不为物质所累,又都是上进、简单而追求精致生活的人,又有辨析、挑剔、取舍的脾性,太对口胃了,就走得非常近。是弟兄一样的关系!我把这话给若平、建民说,他们都觉得是这样,大家是兄弟一样。
太熟了!我熟悉他,他熟悉我。而在我的生活里,有事能没遮拦般与一个人分享的,就是他了。所以我的意识里,写一篇关于云峰文章的评论是没任何阻碍的。
但后来,我发现这篇评论文章很难写。
云峰的这些文章在他的微信里基本进行了发表,并且这些文章我都看了。而现在的事实是,当我一篇篇看下去时,我发现,要把这些文章进行评论是有难度的。
一方面,是这些文章信息量太大。这种大,是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大,要评论,捏拿有难度。在《云在天上飞》一书里,他会以文化笔触致敬伏羲(《仰望伏羲》),又会溯源手机的往世今生(《手机中的历史》),他会娓娓而语于柴米油盐、芝麻蒜皮的温润,又会高声说要像风一样自由,洒脱得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他努力在尝试,努力把生活在一瞬间给他的惊喜洋洋而洒,但却让我看见了他高举着热爱、感动、向前的旗子,行走人生的身影。
另一方面文体太杂。相对纯散文集、诗歌集、小说集这样明确归类的作品,评论较好把握而言,这本集子中散文、杂谈等多样文稿,使评论者在提炼归结自己的观点时有难度。在阅读时,这本书竟然强迫我改变了自己的习惯,我偏爱散文,很多时候,我会先读散文,再读思辩性文章或其他,但要写这篇评论,我不得不把散文先撇下。我努力把这些多样文体在我思维里融贯,理出一条线来。本书里,我首先切入“人生絮语”一节。这一节,其实是最能见云峰思想的。当然,云峰的很多文章里都体现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但此辑集中了云峰更多思想、思辨的文章,所以,我从这辑进入,和他对话。《像风一样自由》一文里,宽阔的视野,从文化、政治学,从人性的胆怯和对自由向往之间的矛盾,进行了书写,“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么,个人生活也和树叶一样,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人生。”直接、有力的文字,直冲人心灵。而《作别人间三万回》一文里,奇幻思维,尖锐的文字,跳跃的思维,缜密有度,扩张有力。云峰说,“黑夜是生命的原力,道德是睡眠的主人。”这样的文字如茫茫大雪笼罩而来……而此辑中,这样有力量的文字随处可见,拈手可得。
第三方面,知识性太强。云峰热爱阅读,对新知识在很短时间内掌握、熟练运用,我最是知道的。所以,这些文章中有庞大的新知识,如一枚枚新鲜的叶子,展示着生命的活力。而当这些知识裹面而来,让我惊叹或者说让很多阅读者惊叹又佩服的同时,这些很强的知识性,对评论者又设置了较大的障碍。我注意到,在一篇篇文章里,他会自觉不自觉的插入大量知识,这些知识包罗万象,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或者是我们生活中的有关知识,一次次涮洗着我们的眼目。在读他的文章时,我会感叹一句:这家伙!当然,凭心而论,一些知识我真不知道,也没涉猎到这么广的方面。
而其实,当我做以上表述时,我已经把云峰《云在天上飞》这本集子的几个显明特点总结了出来。
当然,我还会把注意力放在散文上,所以,我会被《婆婆》一文里的章节流下眼泪,“每当周末,婆婆就守在村口照我,这一照,就是二十多年……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照,是天水话,就是等候外出的人回家。云峰住校,只有周日才能回家。我深知其中的亲情,和亲人对他的疼爱。我有过和云峰一样的住校生活,初中一年级时,我曾在二十里铺中学(现花牛中学)上学住校,周日回家,婆婆会在家门口“照”我。我见过云峰的婆婆,我的学生生涯,唯一一次去同学家,就是去了云峰家,是在黎明时分到天水火车站乘火车,到三阳川站下车,云峰接上,到中滩张白村的。住了一宿,第二天,我和云峰还赖在热炕上时,婆婆已在石佛镇赶回了集,给我俩买了很香的油饼。这个油饼一直香在我的生活里。从那以后,我和云峰说话时,会很自然的问婆婆身体怎么样,婆婆一词喊出口,一点都不觉得生疏。而我问婆婆身体情况,记得云峰说得最多是婆婆身体好得很,还赶集,还干什么的……
除了《婆婆》这篇散文,还有很多散文写得很是出色。如《三辆自行车》、《一尺之恩》、《浆水面》、《馓饭》、《锅鲰》、《呱呱》、《父亲的背影》等文章。我还记得他写过《火箭皮鞋》这篇文章,写得也很好,可能是书出版时间的原因吧,这次没有选入。总之,阅读这些散文,使我徜徉在这些美好的文字里,感觉到美。真的,这些文章,诉说着云峰的生活,云峰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打动了我。

云峰很有才华,他是我身边凭知识实现自身价值的“标本”。他充沛的精力、睿智超前的思维,再由才华来支撑,就会做出大事情来。所以,他在国企、私立学校、公司这么多条路上行走时,都获得了成功。而今天,作品集《云在天上飞》能出版,是在情理中的事。我的作品集《守望者》《感动》两册,完全由他来设计、推行,反响很好。在那时,我们蜷在他小小的宿舍,谋划活动,讨论文学,讨论未来,我们青春飞扬,躁动的日子过得很美。他的才华,我、若平、建民几个都是引以为荣的,在很多时候一起小坐,美酒一番时,我会收获心灵的喜悦。
谁知道云的梦想?
天空很大。
我知道。

一册《云在天上飞》,另一个云峰,把对生活的激情通过文字诠释,把一颗上进的心用文字的翅膀带上天空。
是的,云在天上飞,看美丽,看广袤。
这是多美的生活!
(唐宏: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公务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天水欲雪》及作品集《黄土情》《守望者》《感动》和天水市第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啸啸虎》。)

附件:徐云峰文章《锅鲰》、《作别人间三万回》
锅鲰
●徐云峰
天水人的记忆里,有一种彻头彻尾的清凉美味,能将暑热从体内赶出,饱了肚皮,凉了身体,慰了食欲,三全其美,不是冰镇啤酒,不是冰棍雪糕,而是锅鲰(音zou,意小鱼)。
左手抓一把面,在滚烫的开水锅上上下筛动,右手执筷,顺时针方向在锅中画圈搅动,保证面不结块,受热均匀,垂直和水平运动,异面空间分别出现在双手,这将考验一个天水人制作锅鲰的技艺。或玉米面,或荞面,间或加一些小麦面粉、玉米淀粉,在热水里完成糊化,变得粘稠,慢火加热,水蒸气不断冒出,在最好的稀稠度停止,等待冰火两重天的洗礼。
一大盆事先放凉的开水,将接纳一条条鱼儿的贯入。这些鱼儿,是在一个叫做锅鲰马勺的器物里涅盘的。
陶制的马勺,壁厚约五毫米,有几十个直径约一公分的孔,将面糊舀入其中,能够缓慢流动的面糊,在重力作用下,透过勺孔,瞬间变成两头尖、中间圆的橄榄形面鱼,在凉开水里温度迅速降低,成型,变成一个个黄灿灿、白花花的鱼儿。面糊太稀,鱼儿容易变成蚯蚓,面糊太稠,又成了面疙瘩,稀稠全靠感觉,形状全凭经验,能做成一锅漂亮的鱼儿,这是天水女性麻利灵巧的明证。
鱼儿们在盆里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缓慢游动,完成温度的传递,迎接它们的是另外一盆凉水,如此三番,鱼儿表面的淀粉糊被洗去,温度降低,变得更加光溜溜、圆滚滚,安静地等待汤汁的加持。
汤汁或为调醋的。土豆、豆角、西红柿等时令蔬菜,经蒜瓣炝锅,高温爆炒,细火慢炖,西红柿化为汁,土豆入口即化,豆角脆嫩爽口,各自释放天然的清香,盼望鱼儿的遨游。
或为浆水的。酸菜浆水用葱炝锅,煮开放凉,添加些许炒韭菜,期待与鱼儿遇见。
两种味道,让冰凉的鱼儿再次欢跳。主人将漏勺伸入盆中,平静即被打破,一条条鱼儿“落网”,沥干水分,带着玉米面或荞面清甜的味道,潜入汤汁中,在辣椒油、蒜泥等火辣味道的助力下,面鱼的味到达到极美,纳上舌尖,滑入口中,来不及咀嚼,已钻入肚中,只留下满齿香味,不觉打个激灵,浑身舒坦。
一碗锅鲰,活脱成味觉杀手,瞬间击溃炎热侵袭,嘲弄盛夏炙烤的狰狞,让天水人的生活赢在美味的清凉中。

作别人间三万回
●徐云峰
睡眠是片段的死亡,是我们借来用以维持并更新日间所消耗的生命。
——叔本华
如若生命画下82个年轮,我们将作别人间三万回。
每当夜幕降落,瞌睡虫苏醒,催眠奔波的疲劳,横躺于软塌,闭目,作别漆黑的人间,大脑信马由缰,驰往另一个世界,太阳燃起的光明完结旅程,神奇消失,重回人间。
黑夜是生命的原力,道德是睡眠的主人。积德行善,将有一条阳光大道通往另一个世界。那里蕴育希望,滋生幻想,鲜花满地,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随时可以搭乘光子号,穿梭银河系,与嫦娥共舞,与吹雪论剑,脚下的地球,变成了蓝色弹丸。穿过层层星云,降落在火星上,如同孙悟空飞过火焰山,抵达潘多拉,变身阿凡达,和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共驾火凤凰,飞跃爱情山。
这是一个富有的世界。黄金如土,钞票如雪,漫天大雪,将一座座黄金山染白。人们不再为钱发愁,这是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世界,似乎遇到了马克思和共产主义。人们不再因名利尔虞我诈,一场大雪后,小孩堆起了钞票人。
这是一个有爱的世界。情欲的野马在广袤草原奔袭,想睡的姑娘就像盛开的花朵。爱情不再那么庸俗,结偶无需非诚勿扰,这是四目相对能碰撞火花知晓内心的爱世界。
神奇的世界,是幸福的异度空间,只有恬睡,方可得之。
相反,一个人最大的不幸,乃是昼不清醒,夜不能寐。
岁月更迭,欲望增加,我们习惯于无限膨胀欲望之球,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诱饵,在欲望驱使中,打破道德律,损人利己,伤天害理,获得名利,却把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变得荆棘满地,崎岖艰难。
睡眠失去了它的主人,另一个世界变成了这幅样子。
这是一个抓狂的世界。黑夜降临,噩梦回归。不论数羊还是听钟,都无法唤回瞌睡虫的降临,在浅睡的梦魇中,无数次惊醒,肉体似躯壳,灵魂如狂魔,疲沓的身体好似卡在两个世界中间。
这是一个惊险的世界。身陷沼泽,越陷越深的泥沼几乎快要窒息,或是身处悬崖,狂风吹断了仅有的依靠之树,即将坠入万丈深渊。在窒息和深渊里惊出一身冷汗,夜晚成了敲碎灵魂的锤。
这是一个迷乱的世界。空旷的山谷,荒凉的大漠,海豹突击队和本拉登的山丘,以及宇宙无尽的黑洞,成了梦想的死囚,美景幻灭,昏天黑地,日月错乱,生不如死。
泅渡光阴八十载,作别人间三万回。昼的清醒,是为了夜的酣睡。归去来兮,肉身自然生长,思想来回震荡。有的是阳光大道,如同梦幻天堂;有的是满地荆棘,如同阿鼻地狱。除去生理原因,剩下的,与道德有关。

(徐云峰,甘肃天水人,毕业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获MBA学位,职业经理人。现为天水万达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天水经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曾任国企团委书记,中国银行天水分行职员,天水英才中学副校长,天水兰天集团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甘肃广播电视报?天水周刊》主编,甘肃东煜集团丰收果园公司总经理,甘肃汇达农业公司总经理。业余写作,1997年发起天水市中学生写作大赛,并与唐宏合编出版天水市第一本中学生写作大赛获奖作品集;2005年,主编出版散文集《生活琐忆》;2006年,主编出版《“全友家私杯”天水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