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落实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综合治理示范和转主寄主小檗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全国农技服务中心《关于开展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转主寄主小檗调查和综合治理示范的通知》(农技植保函〔2018〕131号)和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开展小麦条锈病转主寄主小檗调查的通知》(甘植保函〔2018〕31号)文件精神,天水市植保植检站于5月18日在秦州区召开“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暨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识别与调查技术培训班”。市农业局副局长史延春同志参会并讲话,省植保站测报科李辉科长、市植保植检站高级农艺师张升恒分别做了“病虫害预测预报相关技术”和“小檗识别与调查”专题讲座。市、县区植保站长及技术人员4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我市是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传播的“病窝子”,也是全国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主战场和试验场,率先推广了粉锈宁拌种、核心越夏区退麦改种、抗病良种选育推广、铲除自生麦苗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成功将条锈病长年控制在中度水平发生为害,没有大面积暴发流行。然而,关于“越夏易变区”新菌系产生及病菌变异途径与规律原因等一直没有研究清楚,也缺乏针对性的关键防治技术,条锈病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被生理小种变异牵着“牛鼻子”走的被动状态。近年来,康振生院士带领的团队研究表明,我国多种野生小檗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明确了有性生殖是条锈菌变异的主要途径,揭示感病小檗的广泛分布与小麦条锈菌有性生殖的常年发生,是我国条锈菌“越夏易变区”形成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完善了条锈病的病害侵染循环规律,而且为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策略与途径。就是切断条锈病在小檗与小麦之间的相互传播途径是控制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的重要措施。

史延春副局长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小檗普查工作,各县区植保部门要学会小檗形态学鉴别方法,在田间能够找到并准确识别小檗。这次培训班结束后,各县区要对区域内的小檗来一次大普查,这是全国一盘棋的任务,要认真调查,摸清小檗的种类、分布和小檗锈病发生情况,为下阶段条锈病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调查到的小檗和发生条锈病的小檗,要积极采样,按要求标明时间地点海拔经纬度等,邮寄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进行鉴定。
二是全力抓好当前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目前,我是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两病一虫”进入发生危害盛期,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各县区要充分认识今年防病灭虫工作对全年夏粮增收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克服麻痹思想,主动作为,穷尽一切手段保粮增收,切实把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各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三是切实加强农药管理工作。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为各级农业部门赋予了新职能、新责任,要严格按照省上规定的时间节点,尽快于5月底前完成农药经营人员的培训工作,6月底前完成限用农药经营点的核准发证工作,7月底前完成一般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同时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做好农药质量和标签抽查工作,督促建立完善进销台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四是抓好植物检疫工作。年初,市农业局制定下发了《2018年全市苹果蠹蛾疫情监测阻截工作方案》,对全年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各县区要从保障全市、全省和全国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高度出发,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落实各项监测阻截措施,确保我市不发生新疫情。
五是抓好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全面推进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监督管理,重点检查农药使用安全责任制、高毒农药实名购买制和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整治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农药在销售和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使用生物农药、引导精准施药、对症用药,确保农药使用安全。督促农药经营企业严格按照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要求,促进完善企业安全责任体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史延春最后强调,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是植保工作全年的重点时期,各县区一定要增强工作紧迫感,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培训会后组织参会代表赴秦州区平南镇万家庄,对市植保站“小麦条锈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与病虫害抗病性观察圃进行了现场观摩,赴秦州区齐寿、皂郊等地现场进行了小檗识别与调查。

(365娱乐场下载编辑:陶静)